|
-
道教斋醮,亦称道教斋醮科仪,道教仪式。分为“斋法”和“醮法”,斋法内持,醮法外显。斋醮祈祷,古即有之。早在东汉以前,就有“斋戒”、“醮”、“坛”等的说法,这在《礼记》、《易经》、《高唐赋》、《史记》等书文中均有记载,说明道教斋醮科仪源于中国古代的祈祷仪式。在斋醮科仪中,通过设坛摆供,焚香、化符、念咒、上章、诵经、赞颂,并配以烛灯、罡步和音乐等仪注和程式,以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道长们(高功、经师、乐师)身着精美的道袍,手持各类法器,吟唱着古老而悠扬的曲调,高功在坛场里踏着罡步,对越神圣,这就是
-
作为一种宗教信仰,道教对于弟子的分类也是十分严密的。本文将从道教弟子分类的角度,详细介绍道教弟子的分类及其特点。内外道内外道是道教最基本的弟子分类。妙玉派妙玉派是道教中的一个相对小众的流派,其弟子主要是女性,强调身心修炼的协调,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女性宗教团体。
-
道教道场分为:“祈福道场”(阳事道场)和“度亡道场”(阴事道场)两大类。
-
道教的法事是一种以仪式为主的宗教活动,又称为斋醮科仪。道教法事是通过仪式与神灵相交感,借神力、通鬼神,达到消灾解难、祈福延寿的目的。道教法事大致分为阳事道场和阴事道场。总之,道教法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其所依托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更是让其成为了一种特别灵验的宗教活动。
-
道教的法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产生灵验的效果,这是因为道教的法事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此外,道教的法事还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
道教认为,建醮不懂存想,无法沟通人神世界,斋醮即失去意义。其用法因神位高低而定,对道教最高神呈进称为“上大表”,一般神则称为“上疏”。宋元之际,以米饭盛于斛内施食,称为“斛食”。
-
道教的斋醮仪式是一项重要的宗教活动,它在道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斋醮仪式的基本概念斋醮仪式在道教中既是一种宗教仪式,又是一种道教文化的载体。斋醮作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宗教仪式,不仅是向神祇祈福的场所,更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醮坛之上,讲究一定规矩,谓之威仪。
-
在斋醮仪式开始前,醮坛执事要进行净身、净心、净口,同时还要穿上特殊的道教服饰,以示尊重。总之,在道教斋醮仪式中,醮坛执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他们主要负责醮坛和其他执事的协调。在斋醮仪式中,各有一定称谓和职守的道士,统称为执事,即醮坛执事。
-
手串是佛教文化中常见的饰品,戴手串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否则会破坏其原有的美感和文化内涵。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正确戴手串的方法。在佛教文化中,手串通常要从左手开始戴起,然后绕手腕往右边拧绕,这意味着“左旋右转”。如果手串是右旋的,一定要通过反复转动,使手串成为左旋的状态,这样才能符合佛教文化的习惯。
-
道教的“拜师”是一种传统的礼仪活动,它在道教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作用。拜师是一种表示尊重和信任的仪式,同时也是寻求指导和启示的途径。拜师仪式不仅是一种个人的修行方式,也是道教传承的一种方式。道教认为,拜师入道拜的师父,如同再生父亲,所以我们称为“师父”。
-
道士,道教神职人员的名称。《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鹿豹座带大家了解下道士修道的等级职位划分,道士的称呼都有哪些。1、道士的等级据道经记载,道士可分为七阶,即七种不同的境界,分别为天真道士、神仙道士、幽逸道士、山居道士、出家道士、在家道士、祭酒道士。天真是修道的最高层次。这个级别的道士已经达到了与道合真,阴阳合一的状态。神仙是指通过修炼飞升成仙的道士。幽逸是已经习得高深道法,却隐于世间的道士。山居是在山中修行的道士。出家是那些在道观清修的道士
-
神仙也分品级,道教修仙途径主要有哪些,鹿豹座带大家了解下。1、道教神仙的品级神仙,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指能力非凡、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神与仙本有所不同:神为先天神或后天敕封神、祖先神;而仙则为凡人修炼或机缘造就,但是世俗将神与仙连在一起称呼。道无形无象,学道者修行可为仙。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道教所谓神分有两种,一者是先天尊神,为天地本源之道的代表,如三清。一者为
-
鹿豹座小编给大家讲讲道教有什么特点,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在汉代黄老道家思想基础上,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术和民间巫术及鬼神信仰,于东汉末年形成的。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成熟,在隋唐北宋达到鼎盛。南宋金元时期,道教出现新的教派,教义和道法都有改变。明清时期,道教随着中国传统社会进入晚期而日益衰微。新中国成立后,道教界进行了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使道教的面貌焕然一新。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实现了全国道教徒的大联合、大团结。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将“道”作为最高信仰,从中演化出最高的神
-
鹿豹座小编给大家科普下道教小知识,什么是道教全真派,道教全真道又是什么派别。什么是全真道?又称全真教,或全真派。为金代北方兴起的新道派之一。全真道士不婚、素食,常住宫观清修,为出家道士。全真派和正一派是道教两大派别。创始人王重阳(1112-1170年),陕西咸阳人,家世豪族,早年为儒生,曾中金煕宗武举,或云未中,后弃家隐居。金正隆四年(1159年),于甘河镇遇仙,得受金丹口诀,从此修道,道成开创全真教。全真道开创之初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士必修的经典。提倡“三教合一,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
-
鹿豹座小编给大家科普下道教小知识,目前我国道教分为正一道、全真道两大教派。那么什么是正一派,有什么特点呢?什么是道教正一道?亦称正一教、正一派。以龙虎宗为主融汇诸符箓派而形成的符箓派。形成时间在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主要有龙虎宗、上清派、阁皂宗、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天心派、净明道等。有人认为,以大德八年张宇才受命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标志。从此,道教分正一,全真两大派。正一派以符箓斋醮为主,允许有家室,不住宫观。“正一”意为“正以治邪,一以统万”。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是汉末张
|
|